家长直呼太难了?2021年新高考改革大变样,快来看看变在哪儿
为什么家长和考生都在喊“高考越来越难”?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达1031万,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增加至1071万。2021年的高考报名人数也将再次突破千万大关!
作为第三批新高考改革八省市的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辽宁、重庆、福建,2020年高考总人数达331万+,约占全国高考人数的的31%,即约占1/3。不言而喻,新高考牵动的是331万个家庭的心!!!2021年,是新高考继续深入推进的一年,关于八省市新高考的落地政策,您都了解多少呢?
语数外全国一套卷
选考科目考试时长调整为75分钟
近日,八省市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文化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相继发布,《方案》规定新高考下八省市普通高考科目实行“3+1+2”模式。
新高考的“新”具体体现在考试时间由两天调整为三天;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命题,使用一张卷;选考科目考试时长每门调整至75分钟;“一本二本三本”合并为本科批;普通志愿个数调整到40-112个不等;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均为自主命题……
从考试时间来看,新高考改革后,再选科目选择“化学+地理”或者“政治+生物”的考生时间相对紧张,两科考试时间间隔较短,平时训练过程中要把握考试节奏,调整心态。
此外,选考科目自主命题,这对于八省市考生来说是很好的提分机会,因为自主命题更迎合本省的考情。各省市会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对考生来说不与全国考生竞争,压力也自然而然会减小!
按物理、历史
两个类别分列招生计划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将从2021年起,合并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不分文理科,按照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分类公布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将按照历史科目组合、物理科目组合分别编制,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
这样进行调整,有利于进一步增加考生选择范围,引导考生结合个人志向、学科兴趣、个性特长,更为理性地选择自己比较心仪和向往的学校和专业。
专业(类)+院校VS院校专业组
傻傻分不清!
在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八省市,采用的志愿录取模式不尽相同,可填报的志愿数量也有不同。
院校专业组
“院校专业组”是将一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若干个专业合成一个组,每个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一般为6个),一所院校可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投档录取。
每个院校专业组一般包含6个专业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
专业(类)+院校
采用“专业(类)+学校”志愿模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这种志愿模式一般不再设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谨记志愿变化
做好生涯规划
与改革前相比,2021年新高考省市在志愿单位、志愿数量和填报要求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志愿单位。部分省市(如湖南)改革前以“院校”为志愿填报单位,改革后,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
河北等省市的志愿单位以“学校”为单位,调整为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
志愿数量。增加平行志愿数量,这样对于考生来说更加的公平,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范围。也可以减少出现落档或者滑档的情况发生。
填报要求。改革后,考生填报志愿时,考生的选考科目须符合拟填报院校及其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其中,选考物理的考生只能填报物理科目组合下的院校和专业,选考历史的考生只能填报历史科目组合下的院校和专业。
八省市新高考政策出台后,许多家长纷纷表示要把所有的志愿填满很难。例如,河北普通类本科批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辽宁最高可填报112个志愿。不过,这也保证了学生填报的专业起码是自己愿意学的专业,规避了此前被高校调剂至自己不愿意学的专业的风险。
新高考改革,机遇与挑战并存!新的志愿填报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利,另一方面更改填报模式后,较往年文理科志愿填报时,将院校、专业等划分成多个细分志愿,信息量庞大,短时间难以细致梳理,增加了志愿报考难度。加之考生和家长无经验地进行志愿填报尝试,要么不敢报导致分数浪费,要么盲目冲高导致志愿浪费。而且即便实行专业(类)+院校/院校专业组模式,也依旧存在掉档的风险。
新高考改革后,目前不少家长和学生对等级赋分制公平性和科学性产生了顾虑,即便像江苏出台了再选科目赋分保障制度,也会存在赋分上的难点和顾虑。一些家长认为,赋分分数(等级分)的高低受一起参加选考的考生人数影响,一旦个别科目发生考生弃考的情况,选考群体的原始得分分布有可能会呈极端负偏态,这时很多中上水平考生的等级分数就会比应有水平被低估很多。
英才君建议,在新高考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之下,家长和考生一定要提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兴趣和未来规划选择专业和选考科目,尽量减少功利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