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4月30日电 题:防疫背景下,高考复读生该怎么“复”读?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在多地高三年级陆续开学之后,近日,山西、甘肃等地的高考复读生也迎来复课。“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复读生大多在校外培训机构学习,一些机构办学条件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大,很多省份仍未出台相关复课政策。高考即将来临,如何才能让复读生们早日复课?
多地复读生开学,多部门联合验收
4月25日,太原市复读生张宇浩终于等来了开学。“一直不能开学,太焦虑了。虽然也在上网课,但很难全身心投入,现在就想把之前失去的时间都补回来。”张宇浩说。
多地高三年级陆续开学之后,复读生这一群体备受关注。为让他们更好地备战高考,山西、甘肃等地出台政策,允许校外高考补习班达到疫情防控条件后复课。
山西省校外高考补习班从4月25日起陆续复课。“我们采取小班制及一对一单独上课的方式,小班不超过6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一家培训机构负责人贺欢说,机构不具备食宿条件,因此学生复课后采用半天课时制,一半学生上午上课,一半学生下午上课。
记者了解到,这些校外高考补习班此前已经过当地教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逐一验收,在达到防疫要求、验收合格后,法人代表签订了高考补习班复课和疫情防控责任书,确保动态闭环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多地针对高考复读生陆续出台复课政策。甘肃省规定,校外培训机构在当地中小学开学一周后,经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恢复线下相应年级培训活动。目前,甘肃中小学已经全面复课。记者了解到,在兰州市,涉及高三补习班的校外培训机构按照规定已通过相关部门审查的,正在陆续复课。
江西省提出,面向复读生的校外培训机构5月7日后可申请开展线下培训,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逐项检查验收,在符合防疫条件标准、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开学。
防控压力大,更多地方仍在等待
根据教育部规定,复读生不能在公办高中补习。因此,复读生除在家自学外,主要在民办高中开设的补习班和校外培训机构学习。
此前,多省区市出台的复课文件明确表示,校外培训机构在中小学校全面开学复课前不得开展线下培训活动。尽管已有省份允许校外高考补习班复课,但更多的地方还未出台相应政策,很多复读生和家长心急如焚。
昆明的复读生王云方在一所高考补习机构学习,自1月17日放假后一直在家。云南省高三、初三年级已于3月23日开学,“老师说我们不能和普通中学同步开学,但现在其他高三年级都已开学一个多月了,我们还一直在家上网课,学习效果不佳。”王云方说。
昆明市一所知名高考补习机构负责人说,云南省连小学都快开学了,全省数万名面临高考压力的复读生却迟迟未能开学,家长和学生都很着急。
河南高三年级已于4月7日开学,但复读生所在的校外高考补习班并没有复课。河南郑州的复读生刘玉璇说,自己去年没考好,今年本来打算努力冲刺一把,但现在完全找不到紧张备考的感觉。
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南省教育厅的正式文件中没有涉及高三复读生复课的安排。河南省教育厅基教处相关人员表示,高三复读班一般属于社会机构,要等到学校全面复课以后,才考虑校外培训机构的复课问题。
为何校外高考补习班不能与普通高中高三年级同步复课?云南省教育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与全日制学校相比,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在疫情防控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高考补习班办学条件参差不齐,许多高考补习班没有独立的办学场所,就是在写字楼里租用几间教室,外来人员进出频繁,无法像全日制学校一样封闭管理。此外,高考补习班部分老师、学生来自外地,其行动轨迹也较难排查。该工作人员表示,教育部门正在密切关注这一问题,争取让高考复读生尽快复课。
关注复读生群体,防疫教学两手抓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记者从云南、甘肃、山西等多地了解到,这些省的高考复读生占高考人数比例为10%到15%,半数以上复读生在校外培训机构学习。
多位教育领域专家表示,复读生这一群体人数不少,在多地高三学生陆续开学后,相关部门也应关注这一群体,考虑他们的复课安排。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建议,对于复读生所在的校外培训机构,如果符合疫情防控条件可开学复课,但一定要做到复课、防疫两手抓。可采取属地管理原则,充分检查、评估其是否具备复课条件,并加强对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管。
记者了解到,已经复课的地区严格落实各方责任,确保学生安全。如山西省明确各高考补习班法人代表是补习班复课及疫情防控的直接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在复课前逐人筛查,对学生进行闭环管理,确保防疫物资、措施落实到位。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要求,强化监管。各地还为高考补习班“一对一”确定了一所定点联系医院,选派一名医疗机构或疾控部门专业人员作为疫情防控指导员。(记者王菲菲、王劲玉、庞明广、双瑞、白丽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